党团工作
首页> 党团工作> 团学工作

土木1班观看爱国电影《1942》

作者:
发布时间:2015-03-06

237

土木1班观看爱国电影《1942

20141027日晚上640,2014级土木工程专业1班在文质楼113教室举行了团日活动,本次活动以观看电影《1942》的形式展开,出席的有一班全体成员,由团支书策划各班干积极配合完成。

1942这部影片反映的是一九四二年的一场灾中国处于战略相持阶段,此时河南大旱,千百万民众离乡背井,外出逃荒。影片尝试从国民政府、国际记者和宗教人士以及普通灾民等四个不同的视角诠释这场灾难:国民政府方面,与高层彬彬有礼却冰冷虚伪的外交辞令相比,影片中国军军官的那句“国家贫弱,只有甩包袱,才能顾全大局”的哀叹或许更能解释当局的抉择与灾区的人民悲惨命运;国际记者和宗教人士都从人道主义出发,试图用自己的方式解救灾民,只可惜他们的力量和方法远远不足以解救饱受战乱、灾荒蹂躏的灾民;民众方面,无论是老东家一家所代表的中小地主,还是瞎鹿、栓柱所代表的贫农,在这场灾难中都无力保护自己的财产、尊严甚至生命。

1942》电影中的画面有的触目惊心、中原大地的哀鸿遍野、饿殍满地惨不忍睹、惨无人道的日本帝国主义的加紧侵略、没有良心、没有人性的贪官污吏的横征暴敛、想趁机发国难财等,有的催人泪下,老东家在瞎鹿欲卖孩子就自己的娘时、从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粮袋里拿出了一碗小米、花枝为了不让孩子饿死,讨价还价后就把自己卖给了别人、基督教徒小安为了救一个女孩全然不顾日军飞机的轰炸,他差点丢了性命等。重新温故那个历史时刻。那个年头,本来就在抵抗日本的侵略,碰巧河南又赶上旱灾和蝗灾,这种“内忧外患”使得已经民不聊生的穷苦百姓的生活更加雪上添霜。天公的不作美,官吏的不作为,让人若有所思,让人义愤填膺。人总是能在悲痛中找到力量,人的本能是求生,但比生命更重要的还是感情,支配人一切行为的也还是感情,当我们知道人世间有这么一种感情存在的时候,就会更加坚信活着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,就算活的在艰辛,也总还是有面包吃有牛奶喝的,同学们看完电影深受启发,庆幸我们活在这么好一个年代,感谢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劳动人民过上了幸福生活。

/图 鲁兰兰